中新网乌兰察布9月14日电 题:内蒙古牧民杨登扎木苏戍边40载:像界碑一样守好一草一木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只要我不离开这里,就要把这份责任担起来,要像界碑一样守好祖国的一草一木,为边境稳定贡献绵薄之力。”在苍茫的四子王旗江岸苏木(苏木相当于乡镇)的边境线上,牧民杨登扎木苏用40年的坚守,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护边路。
图为杨登扎木苏(资料图)。 苏日娜摄
四子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境内,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是内蒙古19个边境旗县之一。
在四子王旗104公里的边境线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是牧民,也是居边护边的重要力量,配合边境管理部门管边控边、守边护边。
江岸苏木北与蒙古国交界,这里地广人稀,常年干旱少雨,风沙肆虐,边境线一带放眼望去只有连绵起伏的沙丘、戈壁和偶尔出现的骆驼。
40年前,边境派出所需要设立护边员岗位,杨登扎木苏主动请缨担任护边员。自此以后,不管严寒酷暑、风吹雨打,他40年如一日地巡视自己管护的边境线,坚定地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把青春和热血奉献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
其间,杨登扎木苏还协助边境警官维护辖区的安全和稳定,发挥着边境前沿观察员、信息员、预警员的作用。
图为杨登扎木苏在喂牲畜(资料图)。 苏日娜摄
“边疆稳定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边疆和平,哪有我们牧民的幸福生活。”杨登扎木苏说。
1994年5月,杨登扎木苏凭借自己的经验预判发现了一名企图越境的女子,并协助当地边防派出所将其抓获,成功阻止了一起偷越国(边)境事件。
迎着朝阳出发、伴着夕阳回家。40年来,杨登扎木苏用脚步丈量着辖区的每一寸土地,对边境线上的每一条小道、每一块石头都熟记在心。
杨登扎木苏是一名老马倌,多年的牧马生涯练就了非凡的本领,他可以通过马蹄印的大小和形状,轻松辨认出马的品种,也可以通过马蹄印迹追踪马的来往去向。
2004年,蒙古国十几匹马越过边境线,在四子王旗边境走失,当地边防连队和派出所合力寻找无果,想到了“能人”杨登扎木苏。杨登扎木苏经过3天追踪,成功将马匹全部追回。
图为杨登扎木苏(中)和其他戍边员合影(资料图)。 苏日娜摄
近年来,草原生态逐渐恢复,草原上的动物也逐渐多了起来,偶尔有黄羊等动物越境,杨登扎木苏总是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将边境的铁丝网加固,排除盗猎等隐患。
40年来,杨登扎木苏累计巡边5000余公里,协助派出所维修边境铁丝网5公里,先后被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授予十大护边员、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第三政治工作协作区最美护边员、2022年度优秀护边员,还入选2023内蒙古好人榜。
“虽然每天都做着重复的工作,但看到边疆稳定,牧民生活幸福,就觉得很有意义。”这是杨登扎木苏40年来对守边护边这份职责的真情告白,和对家乡草原的诚挚热爱。
杨登扎木苏出生于1954年,尽管已经年近七旬,但豪情壮志仍然不减。“作为边疆的一员,我们不仅要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维护边境稳定同样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愿意为之奋斗终身。”杨登扎木苏说。(完)
中新网上海9月14日电(樊中华)地处黄浦江沿岸中心节点,与陆家嘴隔江相望,上海北外滩被称为是上海市中心成片规划、深度开发的“黄金地段”。2020年,北外滩新一轮开发建设规划获批,三年来,这方4平方公里的区域已成为上海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以聚集产业链高端环节、服务链高价值区段进行“中心辐射”的重要阵地。
坐落于上海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与陆家嘴隔江相望。记者樊中华 摄
14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上海北外滩,都市新标杆”虹口区专场中,虹口区委书记李谦表示,三年来,北外滩区域的投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区域经济加快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和服务链高价值区段迈进,航运和金融产业优势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当前,虹口区共集聚航运企业4500余家,功能性机构近40家,集聚各类金融企业和机构2100余家,资产管理规模超8万亿元,其中,百亿级私募15家,位居全市第一。国际航运公会(ICS)上海代表处、上海资产管理协会等功能性机构先后入驻,荷兰全球人寿、加拿大宏利等国际金融巨头加快集聚。航运、金融两大优势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贡献度超过三成。
同时今年以来,以北外滩的开发建设为契机,虹口区先后赴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开展投资推介,吸引重点项目106个、总投资超过600亿元。1-8月新设企业注册资本累计达到236亿元,位居中心城区第一;1-7月实到外资2.62亿美元,同比增长22.9%,新增市区两级总部企业15家。
北外滩将如何进一步实现其“中心辐射”的重要价值,成为虹口区及上海发展的重要引擎?
李谦指出,一是要面向全球,强化资源配置能力。对内注重资源整合,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整体提升;对外注重集聚辐射,争取更多市场化全球化的平台、机构和企业集聚虹口,汇聚全球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关键性战略要素,增强资源配置能力,“未来,北外滩要聚集全球高端要素,汇聚超过10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至少汇集30万人才,全球相关技术、人才、资本、信息都可在这里实现管理、流动、组合、分配。”
坐落于北外滩的近百年优秀历史建筑雷士德工学院在修缮一新后,成为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汇聚了来自全球的产业联合实验室集群以及由国际顶级设计大师领衔的大师工作室集群。记者樊中华 摄
二是立足产业基础,大力推动产业国际化、数字化、绿色化和特色化发展。国际化上,将创建航运服贸国际合作区,深化全球投资合作伙伴计划,引育一批高成长性的隐形冠军企业,使专业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中高端。
数字化方面,将继续推动一批链主企业和数字应用场景落地;同时,依托上海环交所、绿色技术银行等平台,发展碳审计、碳检测、碳评估、碳金融等专业服务,促进产业绿色化发展;在特色化方面,加快北科创生物技术园等项目建设,布局大数据、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两大两新”特色产业新赛道。
此外,李谦表示,虹口区还将聚焦构建科技创新发展生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服务业发展和科创总部集聚,提升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同时,在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下,破除制约发展的制度壁垒和路径约束,从多层次、多角度聚焦风险共担、创新规模量产和中小企业发展等关键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完)